《经济学人》的观点:美元升值给全球市场带来诸多挑战
4月底,衡量美元相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的参考指标“美元指数”突破106美元关口,逼近于2022年10月达到的113美元的历史高位。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指出:在美联储表示不愿降息以及美国经济出现发展的背景下,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元兑一蓝子货币的汇率已经上涨了4%,可能引发世界地缘政治动荡升级并将可能导致世界各地出现经济困难。
印尼盾兑美元汇率4月底跌至历史低点,迫使该国央行干预市场并提高利率以支撑其货币。印度卢比和马来西亚林吉特也暴跌。经济学家指出:美元强势对于新兴国家来说从来都不是好消息。因为强势的美元增加了以美元支付的进口商品费用,尤其是原材料的费用,引发本国通货膨胀的风险。而许多国家正在几近绝望地尽一切努力遏制对最贫困人口造成巨大影响的物价上涨。另外,美元坚挺导致新兴经济体债务负担加重,给借入美元的国家带来挑战,因为它们需要偿还更多的债务,尤其是对于外汇储备有限的国家,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风险上升,从而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发达国家也受到美元走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他货币兑美元贬值,地缘冲突扩大了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本币贬值导致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构成了通胀的挑战。本币贬值引发本国外债的成本上升,或是导致本国财政支出增加,或是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欧元利率也受到美元强势的主导。欧洲与美国一样关注美联储的利息行动,主要原因是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鉴于欧洲与美国的经贸和金融密切相关,欧洲很难摆脱美元和美联储的影响。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四月底发布预测认为:欧洲关键利率下调的时间将早于美国。未来一年,欧元兑美元应会贬值。尽管欧元区的通胀呈缓解趋势,但如果先于美联储降息,欧元区和美国的利率差扩大,难免不引发对欧元进一步疲软的担忧。日本也受到影响:5月6日星期一,美元对日元汇率自1990年以来首次突破160日元大关。
美元升值也牵动人民币汇率。202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3个月下跌,跌幅约为1.8%。虽然中国曾在2023年12月透露过将在2024年放松货币政策的意愿,引发通胀“软着陆”,但在今年4月发布了关于物价下跌的不太乐观的指标后,中国表现得更加谨慎,尤其在服务业。
如果利率长期保持高位,美国就会更具吸引力,美元价格也会继续上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 5 月份的最新预测中发出警告称:如果发达经济体的利率长期保持高位,就会出现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风险。
不过,国际货币基金(IMF)却淡化了此一担忧。该机构一名专家表示:2022年底,新兴国家通过让本国货币贬值并使用所有可以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地抵御了美国利率的快速上升。如今,这些经济体并没有变得更加脆弱。它们的外汇储备也更加雄厚。
尽管世界经济四分五裂,中美之间出现了敌对集团,但美元升值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凸显了其核心作用。虽然中国开启了“去美元化”进程,但全球80%的贸易往来仍以美元为结算货币。
15年前,中国还在对外交易中仅使用美元结算,如今已有一半的交易使用人民币。北京还抛售了美国国债,目前美国国债仅占其外汇储备的30%。不过,中国的崛起并没有结束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储备货币,占全球央行外汇储备的60%。
总之,根据《经济学人》的观点:从贸易失衡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元升值给全球市场带来诸多挑战。只要美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美元的主导地位就有望持续,从而凸显了采取谨慎方法来控制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并减轻潜在风险的必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