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结局已定,韩国大选在即,尹锡悦留下10个字,释放信息量大
据青年报报道,尹锡悦的政治生涯急转直下,被罢免后,他失去了除内乱罪以外罪责的公诉豁免特权。韩国法律界普遍认为,他将面临涉嫌滥用职权、违反《政治资金法》等多项起诉。与此同时,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通知其妻子金建希“就介入党内推荐的嫌疑配合调查”。随着他被正式剥夺总统职务,韩国代理总统韩德洙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选举相关安排也迅速提上日程。根据韩国宪法,总统通过单轮多数投票制度选举产生,任期五年,现任和前任总统不得寻求连任。
尹锡悦(资料图)
原本计划于2027年3月举行的下次大选,因尹锡悦被弹劾,需在60天内完成选举,即今年6月3日之前完成投票。韩国政府在4月8日的国务会议上正式确定大选日期,初步定在6月3日。获胜者将在国家选举委员会确认结果后立即就职,跳过了正常轮替时两个月的过渡期。
尽管尹锡悦已经下台,但他在韩国仍拥有不少支持者,影响力不容小觑。如果他出面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去支持某位总统候选人,很可能会对选举结果产生不小的影响。当下,尹锡悦深陷法律困境,尤其是面临“煽动内乱”这样的重罪指控。一旦法院判定他有罪,或者李在明当选新总统,尹锡悦很可能会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而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目前处于互相依赖的状态,谁也离不开谁。可以说,此次韩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将直接决定尹锡悦未来的命运走向。
在众多候选人中,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目前在民调中表现突出。韩国盖洛普于15日至17日面向全国18周岁以上1000名选民进行的调查显示,李在明以38%的支持率领跑,创年内新高。李在明也为竞选抛出了颇具吸引力的政策主张,他公开承诺,若赢得6月3日的大选,将加大对文化传媒领域的扶持力度,力争在2030年实现文化内容出口额“翻一番”的目标。他计划“大幅增加”文化和娱乐产业的预算,并提出到2030年实现50万亿韩元(约350亿美元)的文化出口额,使韩国跻身“全球软实力主要国家”行列。这一承诺引发在“特朗普贸易战”期间表现抢眼的韩股相关板块又一轮冲高。
展开全文
李在明(资料图)
然而,李在明的竞选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尽管他在民意调查中支持率领先,但较高的民众反感度是他不容忽视的短板。在历届总统选举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中间选民和无党派群体,虽然已背弃前总统尹锡悦,但同样对李在明持有保留态度。在一些总统候选人调查中,李在明虽名列第一,但支持率仍困于30%区间,且在某些民调中甚至排在反感度榜首。此外,虽然他在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被判无罪,司法风险有所降低,但问题仍未完全解决,这也为他的竞选增添了变数。
除李在明外,其他候选人也在为大选积极布局。国民力量党党内初选候选人洪准杓和金文洙、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支持率各为7%,国民力量初选候选人韩东勋为6%,改革新党候选人初步人选李俊锡为2%,还有26%的受访者未明确支持任何候选人 。国民力量党虽然在民调上落后,但该党的资源调动能力不容小觑。一旦候选人确定,整个党派将会迅速形成合力,向李在明发起反击。而且,尹锡悦、朴槿惠等人的影响力,也可能成为左右大选结果的重要因素。
李在明(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韩国大选的结果不仅关乎国内政治格局的重塑,还将对韩国的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在经济领域,不同候选人的经济政策主张差异,将决定韩国未来在产业发展、贸易合作等方面的走向。在外交方面,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其总统的外交理念和策略,将影响与周边国家以及美国等大国的关系。
此次韩国大选,在尹锡悦留下的复杂政治残局下,各候选人都在努力把握机会,试图在这场激烈的政治角逐中脱颖而出。但选举结果究竟如何,在正式投票结果出炉前,一切都充满未知。各方势力的博弈仍在继续,韩国的未来也将在这场大选中逐渐明晰,国际社会也正密切关注着这场大选的走向。
评论